山东1地紧急寻人!曾坐火车、乘出租……两地

  11月9日,中共菏泽市委开发区工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寻找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贾某某的接触者的通告》,具体内容如下:

  2021年11月9日,菏泽经济开发区社发中心疾控中心接到菏泽市疾控中心协查函,贾某某2021年10月31日与北京昌平区确诊新冠病例李某某在北京市月朝景超市同空间接触,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本人已于11月8日早8时在牡丹区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11月5日自行去北京市清华长庚医院做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1月8日在集中隔离点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1月6日乘坐Z601次火车(北京站-菏泽站,08:52-14:05)硬卧8号车厢12号上铺,14:05到达菏泽火车站,出站后曾去过出站口北侧男厕所,在厕所期间未戴口罩,后乘坐出租车15:03到达市立医院,但未进入。出租车司机李某某已按照次密接集中医学隔离观察。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如在上述时间、上述地点可能与贾某某近距离接触,请立即联系所属镇街、村居(社区)或区疫情防控部门,落实相应管控措施。若隐瞒不报,一旦造成不良后果,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请广大群众关注官方权威发布,积极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勤洗手、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旅经疫情重点地区返回时提前3天向所属镇街、村居(社区)报备,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如出现发热,干咳、腹泻、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立即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和接触史,就诊过程中要全程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1月9日,河南郑州公布了8例阳性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其中包括7名小学生和1名教师。记者注意到,在郑州市已公布详情的37例阳性感染者中,有27人为学生。河北辛集也在小学内发生了聚集性疫情。

  11月2日,郑州荥阳市一对父女到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呈阳性。同一天对其密切接触者的排查中,发现小女孩的1名同学核酸呈阳性。流调发现,该同学曾和家人一起到新密银基冰雪酒店游玩,同天同时段,曾有一名江西上饶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与其有轨迹交集。

  此后几天,2名小学生就读的荥阳市洞林水岸小学陆续有多人核酸呈阳性。在已公布详情的37例阳性感染者中,有17人为该小学学生,年龄集中在6~7岁。该小学还有2名教师为阳性。

  郑州新密市外国语学校在最近几天也连续报告新增阳性感染者。目前,该校已有8名学生感染,年龄集中在8~9岁。

  此外,郑州确诊病例中还包括两名三岁男童,分别就读于金水区哈皮贝比托育中心和荥阳市贾峪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河北石家庄深泽县发生疫情后,毗邻的辛集市很快受到影响。11月1日,辛集通报新增4例阳性感染者,其中包括母女3人。母亲曾购买深泽县确诊病例售卖的苹果,姐弟俩分别就读于辛集市小章小学五年级和三年级。

  11月2日,辛集新增3例阳性,均为姐姐的同班同学。此后几天,辛集市小章小学陆续有多例阳性出现,目前已累计报告8人。此外还有5名小章村的儿童,轨迹通报显示在本村小学上学。

  辛集市小辛庄乡学校同样发生聚集性疫情,目前已通报轨迹的病例中,有6人为该校学生。此外,辛集市小辛庄乡杨家庄小学也有病例报告。

  11月5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暨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强调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从严从紧、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加强校门管理、加强师生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健康监测与管理等措施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加强校内生活服务保障。各地教育部门要指导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要求,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四早”要求,加强校内大型聚集性活动审批与管理,多措并举严防校内发生聚集性疫情。一旦出现校园疫情风险,要严防向社会关联。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加强对涉疫情师生管理,督促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王登峰指出,校门管控是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师生应做到一视同仁,对于进出校门的各类人员,各类的车辆、各类的交通工具和各类的物品货品都要做好严格的管控,这是严防输入校园的第一道关卡。师生共同生活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也应该纳入防止输入校园疫情防控的范围内。同时他还表示,目前教育系统要认线岁儿童青少年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做好这项工作的宣传、推广和落实。

  近期,我国各地已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加强免疫接种3797.3万人。加强针会让免疫水平有很大提高吗?能否应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毒株?完成全程接种远超6个月的人群,接种加强针还有用吗?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近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给出了权威解答,一起了解。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10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国内外研究的结果来看,应用新冠疫苗之后,它的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加强针就是通过增加接种疫苗的剂次,可以快速提高抗体水平。

  “目前,我们研究可以看到,有的灭活疫苗接种完第三针之后,满一个月的时候,我们测它的抗体水平和第二针满一个月后相比,抗体水平大概提升5倍左右,有的可能会更高一些,这也就意味着会增加它的保护作用。”王华庆说。

  10月27日,在湖州市环渚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准备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王华庆在10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所有的疫苗对前期出现变异株引起的发病仍有保护作用,特别是对重症的保护作用更明显一些。

  王华庆在11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3种灭活疫苗和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我们国家前期接种中覆盖人群比例非常大,这4种疫苗也是国家批准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之所以选择这些疫苗开展加强接种,因为在前期积累了一定数据。

  王华庆同时表示,现在全球都在推进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涉及到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将来会根据数据收集情况还有疾病防控的需要,同时考虑疫苗供应的情况,会研究决定前期接种其他疫苗的人群是不是要进行加强,用什么疫苗加强。这些问题都在研究过程中。

  10月26日,在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进行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准备工作。

  目前我国启动了新冠疫苗加强针的工作,建议完成全程接种6个月的人群可以接种,不少公众担心如果自己完成全程接种的时间远超过6个月,现在接种加强针还有没有用?会不会影响免疫效果?

  对此,王华庆在11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过去使用其他疫苗的经验,如果间隔增加,实际上它的总体免疫效果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如果间隔的时间越长,随着抗体水平下降,一旦有传染源暴露时,感染的风险会增加。建议大家按照间隔的时间要求尽快开展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16日,在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的安徽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市民在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王华庆在10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关于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的政策和过去一样,对居民实施免费政策。

  10月23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化庄棚改大厅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为市民接种加强针。

  王华庆在11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确定了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机场、口岸、边检、医院等工作人员以及60岁以上人员等感染高风险人群和关键岗位人群。除了这些重点人群外,各地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和疫情防控需要,扩大加强免疫的人群范围,对其他符合条件并且有接种需要的人群也提供加强免疫接种的服务。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加强免疫接种3797.3万人。

  关于去哪里接种加强针,王华庆在10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重点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原则上是按照单位统一组织来进行实施,或者行业组织统一实施。对于其他需要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群,可以关注当地卫生健康委或疾控部门发布的信息,也可以咨询辖区内的接种单位来了解接种安排。

  原标题:《山东1地紧急寻人!曾坐火车、乘出租……两地4所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lwsqw.cn/a/ganhuo/801.html